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7:19:00
地 点:北京
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卻在近代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凶惡的敵人。
從1894年開始,日本軍隊屢次入侵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今天各種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仍然活躍在熒幕上。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理論上被剝奪了擁有軍隊的資格;但是在美國的刻意扶持下,日本又改頭換麵組建了所謂的自衛隊。
按說日本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擁有防衛性質的軍隊倒也是無可厚非。
偏偏二戰後日本對軍國主義的反思一直不徹底,尤其是冷戰後更是愈發地向突破《和平憲法》方向努力。這讓中國人又回憶起了當年日軍那副凶殘的模樣。
不過別看日本自衛隊紙麵兵力強大,但是在更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麵前還真不是對手;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一旦中日發生衝突,解放軍是可以擊敗日本自衛隊的。
日本自衛隊
對於目前日本自衛隊的實力,一部分國人會認為其是一支如二戰時期那樣強大的軍事力量;另外一部分國人厭惡日本,於是將其貶得一文不值。
但這兩種極端化的傾向都無視了一個基本的前提,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如果不考慮政治方麵的因素,就直接拿日本自衛隊同中國軍隊進行比較是不公平的。
1945年8月日本戰敗後,美國僅保留了原海軍的掃雷部隊在日本沿海掃雷。
1947年日本通過了《和平憲法》,宣布放棄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但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考慮扶植日本對抗新中國和蘇聯。
1951年《日美安保條約》的簽署,標誌著日本被完全捆綁上了美國這輛戰車。在美國的默許下,日本在1954年正式組建了自衛隊[1]。
日本自衛隊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日本自衛隊綜合戰力可以在全世界排進前五。
日本自衛隊目前人數大約有25.5萬[2];空軍裝備有自產的F2戰鬥機,和從美國購買的F35隱身戰鬥機,海軍有世界先進的“金剛”“愛宕”級驅逐艦,“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和“蒼龍”級潛艇;陸軍有世界先進水平的90式坦克和10式坦克;
整體裝備水平與西方國家相近。
由於日本是島國,可以將軍備資源向海空軍傾斜。所以在不考慮核武的情況下,日本海空軍戰力可以同英法相提並論,僅次於中、美、俄三個頂級大國。
但是日本自衛隊從成立那天起,就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其本來就是美國為了對抗中蘇而組建了一支附屬力量。
日本自衛隊的作戰使命,它的規模和裝備水準,都要滿足於美國人的需要。
F2戰鬥機
所以從六十年代到現在,日本自衛隊的裝備水平雖然與西方國家基本相當,但是其構成卻存在嚴重偏科。
比如日本海上自衛隊就非常強化其戰艦的反潛能力,同時其掃雷艦的規模也居於世界首位;但其反艦和防空能力存在巨大短板,沒有獨立作戰能力。這是因為按照美國人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定義,其就是美第七艦隊的反潛掃雷大隊。
日本空中自衛隊的裝備水平雖高,但美國人對其不放心,故而取消了所有戰機的對陸攻擊能力。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裝甲部隊主要被部署在北海道地區防備蘇聯,在其西部地區缺少重裝部隊。
掃雷艦
之所以先從政治方麵對兩者進行比較,是因為日本自衛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是兩支從源頭就有天壤之別的軍隊。
日本沒有自己獨立的國防政策,不能按日本的國家利益來調整自衛隊的發展方向;所以別看日本右翼勢力叫得歡,但卻無法真正落實到軍備層麵。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我們的軍隊是絕對聽黨指揮,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無論是發展海陸空還是發展核武器,均是基於中國的利益。
因此當中日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日本不能綁架美國參戰其勝算將會非常低;因為其先進武器離開美國的支援就無法發揮最大效力,同時過於偏科的海空軍也很容易被團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自衛隊是不可能獨立和解放軍對抗的。
解放軍
雖然日本自衛隊是美軍的附庸這一點是很好理解,但會有人說打仗畢竟拚的是裝備而不是政治理念。別忘了抗日戰爭我們打得那麽艱苦,不就是因為人家裝備好嗎?
可問題是日本自衛隊裝備好,難道現在解放軍裝備就不好。日本自衛隊曾經擁有對解放軍的裝備優勢,但現在已經被解放軍追平並開始反超。
從曆史發展來看,日本自衛隊的裝備水平經曆了從一般到領先,再到停滯的過程。
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自衛隊裝備一般,隻能防禦。
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可以說是日本自衛隊最輝煌的時刻。由於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同時在80年代後美國開始在冷戰中強勢對蘇反擊,也支持日本加大軍事方麵的投入。
日本自衛隊
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後,日本自衛隊的裝備水準開始大幅提高。其空軍裝備了日本三菱公司和美國公司聯合研製的F2戰鬥機並購買了F15J戰鬥機,使日本成為當時遠東第一空軍強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90年代,一下子裝備了四艘“金剛”級驅逐艦,並裝備了“大隅”號兩棲登陸艦。由於當時蘇聯解體,歐洲國家海軍都沒有“宙斯盾”艦;所以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裝備水準,等於一下子衝進了三甲。
而陸軍方麵,當時日本90式主戰坦克幾乎集當時西方科技於一身,甚至一度被評論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
F2戰鬥機
同一時期的人民解放軍裝備水準就差遠了,雙方的差距從60年代開始在90年代時達到頂峰。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國防是完全立足於自身的艱苦奮鬥,這就製約了我們短時間內裝備水平的提高。
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自衛隊有了宙斯盾艦的時候,我們海軍最先進的驅逐艦隻相當於其二流的護衛艦;解放軍最先進的殲8-2戰鬥機,在日本的F2戰鬥機麵前毫無還手之力。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無常。
當今天的精日們仍然沉陶醉在昔日日本自衛隊對中國軍隊的巨大裝備優勢時,卻沒有注意到日本已經十多年裝備水平原地踏步了。比如說日本空軍曾經擁有東亞最強大的三代機隊伍,卻未能實現自研第四代戰機,從美國購買的F35戰鬥機也被中國的殲20所超越。
宙斯盾艦
海軍方麵且不說解放軍兩艘六萬噸的航母對日本的2萬噸“準航母”有壓倒性優勢;連“金剛”的後續艦“愛宕”都隻對解放軍的052係列有一點噸位上的優勢,在055大驅逐艦麵前則被碾壓。最不可能和解放軍發生對抗的陸上自衛隊,同樣的輝煌不在。
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無論是坦克、裝甲車還是自行火炮,和解放軍的同類裝備對比。不是技術老舊就是數量太少,新裝備更考慮適應日本的地形反而戰力不強。
更重要的是解放軍的軍費年年大幅增長,而日本受製於其經濟總量原地踏步,其軍費規模已滑落到中國的四分之一。這樣此消彼長再過五年解放軍的老舊裝備全部被淘汰後,解放軍將具備對日本自衛隊全麵的裝備優勢。
中國航母
提到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兩軍的軍力對比,經常會引用一個數字:1937年時日本的鋼產量是635萬噸,中國的鋼產量才4萬噸;所以中國軍隊隻能用血肉之軀,對抗日軍的飛機大炮。
這說明了個簡單道理,那就是軍工生產能力是保障軍隊戰鬥力強弱的根本性因素。在這個方麵解放軍對日本自衛隊不能說有絕對優勢,但中國工廠絕對比日本工廠做得更好。
二戰之後日本原有的軍工生產體係煙消雲散,比如豐田公司一度因為沒有軍方訂貨而瀕臨破產,是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的一筆卡車訂單讓其起死回生。
之後日本一直在《和平憲法》和國際社會輿論壓力下,不敢大張旗鼓的發展其軍工產業。而是設法在已有的大型製造企業中,安排相關的武器生產能力。
日本目前有1500多家企業具備軍工生產能力,單從技術角度看並不比歐美軍工企業遜色。
朝鮮戰爭
於是有人認為日本人做到了寓軍於民,一旦有需要其軍工生產能力將達到每年2至3萬輛坦克,1萬架飛機雲雲。然而上麵的推測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完全是套用當年的經驗過高估計了日本戰爭潛力。
現在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也就意味著其生產的專業性越來越高。
同時武器研發費用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大量出售該武器獲取利潤,那麽後續研發就會無以為續。就說美國二戰之後許多曾經顯赫一時的軍工企業不是倒閉就是被合並,就是這個原因。
某些人簡單用日本的鋼鐵產量,就推算出日本每年可生產2萬輛坦克;或者以日本車企的生產能力來算,日本一旦需要每年可生產3萬輛坦克。但是他們似乎都忘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把鋼鐵變成坦克可不是隻造個殼子那麽簡單。
就說一個簡單的問題,現代坦克所用的複合裝甲就不是隨便用哪塊鋼板就能造出來的。而曆史經驗早已證明,雖然汽車廠在戰時可以轉廠生產坦克,可必須是重型車輛製造廠;畢竟一輛坦克的重量相當於十輛小汽車,用夏利的生產線直接生產幾十噸重的坦克簡直是笑話。
坦克
至於什麽拿自來水管做槍管,拿高速公路上的隔離板做戰鬥機機翼純屬無稽之談。因此世界主要大國都不會用日本的方式,來維持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現在日本軍工產業停滯不前,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此。
比如說日本某汽車工廠一年可生產100萬輛汽車,卻被要求建一條能生產1萬輛坦克的生產線。可日本自衛隊自己又隻能裝備1000輛,為了滿足戰爭的突發性,這個工廠還得一直維護這條生產線。
由此產生的巨大支出,都隻能落實到日本軍費上。所以日本自衛隊雖然其軍費不少,但浪費卻非常嚴重。
和日本相比獨立自主的中國,在國防工業的發展上也曾經走過“封閉發展”的彎路;但是經過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摸索,我們現在的軍工企業實現了以軍品為主要研發方向,以民品來貼補利潤。
坦克
比如說我們的坦克工廠的主要任務就是造坦克,同時利用相應的技術設備生產一些拖拉機等農用機械。這樣既發揮了專業特長,同時也不存在嚴重的浪費。
今天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鋼鐵產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充足的軍費和強大的工業體係相結合,解放軍有底氣去對標美軍來發展軍力。中國還擁有“北鬥”導航衛星和高超音速武器,日本根本沒有同類產品能抗衡。
我們的武器出口到了幾十個國家,獲得用戶好評的同時也有了收益來改進。日本這些年製造業醜聞頻發,其自研武器性價比偏低;即使廢除了“武器出口三原則”,仍然打不開國際市場。
這樣一來兩國的軍工產業差距必然越來越大,日本自衛隊的裝備水平更難同解放軍相提並論。
北鬥”導航衛星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就是世界上少數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手段的國家。相反日本在二戰中被原子彈攻擊的慘痛經曆,使其國民一直都強烈反對任何跟核武相關的東西。
然而總有日本右翼政客叫囂“日本可以三個月內造出核武器”,國內也有人誇大日本擁核的可能性。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日本是擁有研製戰略武器的可能。
日本在1966年就建造了第一個核反應堆,目前有64個在用或停用的核反應堆。這些反應堆產生的幾千噸核廢料存放在處理廠,成為事實上的核原料儲備。從60年代開始日本還以科研的名義進口或“借”武器級的鈾235和鈈239,目前尚有幾十公斤未歸還。
日本的“埃普西隆”固體運載火箭技術世界領先,若是將其改造為洲際導彈;其理論性能並不輸給解放軍目前服役的東風五戰略導彈。
核武器
但是從核材料變成核彈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雖然二戰後對核材料的提純技術已經不是什麽秘密,連伊朗、朝鮮都掌握了核技術。但是核彈內部原件如何製造,如何組裝;這是核大國絕對不可能泄露出來的秘密。
因此像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都是自己搞了核試驗之後才向全世界宣布其擁有核力量的。也就是說日本要想真正造核武器,也絕對逃不過核試驗一關。而日本一旦進行核試驗,肯定會遭到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強烈打壓。
從曆史還是現實原因,美國都不可能允許日本擁核。且不說日本一旦掌握核武器就會變成一條不聽話的狗,就日本毫無戰略縱深的版圖來說,其擁核所帶來的麻煩要超過收益。
核爆炸
中國在60年代為應對核大戰曾經大搞“三線”建設,將重要的工廠和其他設施疏散到廣闊的中西部大山裏去。可日本受製於地理環境,其95%以上的人口和工業都集中在那幾個沿海工業區。
也就是說一旦日本叫囂要對中國進行核攻擊,那麽中國根本不需要重新調整數據,就照著地圖給核彈標攻擊坐標就絕對不會出錯誤。因此日本擁核完全是在自尋死路。
中國承諾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可日本右翼分子動不動就喊“造核彈打中國”。因此一旦中日爆發衝突,中國完全可以給日本劃定紅線;如果其行為過了線,中國就可以對日本進行核打擊。日本擁核根本毫無意義,所以在可能的時間內中國都對其擁有核武優勢。
核爆炸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有過論斷: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當年日本鬼子不就是靠先進武器,才占領的大量中國國土嗎?但是拋開武器因素,兩國軍人的素質同樣相差巨大。當時的日本士兵都有小學文化,各級軍官都是在相關學校進修過。
無論戰鬥素養還是戰鬥意誌,都是不是那些士兵普遍文盲,將領多為軍閥的普通國軍部隊所能對抗的。但是看看今天的中日軍人風采,就絕不會再擔心這個問題。
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人民子弟兵,早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就為其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因此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現在的和平年代,人民解放軍都是老百姓所真心喜愛的隊伍。每次解放軍戰士參加抗震或抗洪後撤離時,人民群眾含淚送別解放軍,拚命給戰士塞東西的場景都令人動容。
解放軍抗洪
我們的軍人可能文化水平不如發達國家軍隊,但是戰鬥意誌和保家衛國的熱情是不應該被質疑的。特別是絕大多數人都是看著抗日劇長大的,打別的國家或許需要動員;可一旦同日本軍隊交戰,不需要各級軍官廢口水大家都會拚命。
相比之下,日本自衛隊就絕對不可能再有當年的熱情了。說句老實話,如果現在的日本自衛隊還像當年那樣能發動“萬歲衝鋒”,美國人第一時間就會將其強行解散。
畢竟當年日軍在太平洋諸島的瘋狂,可是美國人終身的噩夢。
二戰之後日本在美國的強行改造下,日本人慢慢淡忘了那些軍國主義教育。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也使得日本人把熱情都放在了賺錢上,對於參軍的興趣銳減。90年代後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就開始突出,日本男人需要更加努力地賺錢養家。
同時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裂沉重打擊了日本國民的精氣神,年輕人放棄奮鬥甘當“宅男”“宅女”。這幾個因素疊加,導致日本自衛隊鬧起了“用人荒”。
軍國主義教育
2018年後為了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日本自衛隊幹脆一再放低標準,甚至將年齡放寬到32周歲,並大量引進女隊員。
就像本文開頭所強調的那樣,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軍隊的麵貌很大程度就是整個社會的麵貌。同樣經曆幾十年的和平歲月後,我們的人民軍隊仍然保持著當年革命戰爭時期那種熱情。
在搶險救災等非戰鬥任務中都會湧出一大批英模;有人說隻要看到解放軍在地震廢墟中那艱苦跋涉的身姿,在洪水麵前排成人牆,就絕對不用質疑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的表現。
反觀日本自衛隊在國內發生災害時的糟糕表現,讓其國民都非常不滿。比如“3.11”大地震後,許多人幹脆拒絕執行救災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中日兩軍一旦交手,日本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不用多說。
“3.11”大地震
中日兩國在曆史上的恩怨不用多說,未來解放軍在統一台灣時有很大概率同日本自衛隊發生衝突。如果說十幾年前日本自衛隊的裝備優勢讓我們羨慕,那麽現在解放軍已經能讓日本人感到自慚形穢了。
雖然日本政府在2013年之後為了“強軍”小動作不斷,什麽放開武器出口,什麽解禁集體自衛權;但到現在也沒根本改善其自衛隊的裝備水平,更沒能將其升級為“國防軍”。
所以客觀地說日本自衛隊對“五常”之外的國家,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可如果敢想在人民解放軍這裏討便宜,就等著中國人新仇舊恨一起算吧!
[1] 日本國家概況 (最近更新時間:201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 日本自衛隊概況.中國軍網.2018-06-13
[3] 日本自衛隊女兵已經成為日本年輕女性的新寵,人數超過十分之一.網易.2018-02-19
祖名股份午後觸及跌停,上演“天地板”...
META又出幺蛾子!大批用戶自動關注特朗普 平台故意給總統“漲粉”?...